澂
拼音 [chéng] 注音ㄔㄥˊ
总笔画15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水部
五笔IMGT 仓颉EUGK
郑码VLCM 四角38140
结构左右 电码3413
统一码6F82
笔顺丶丶一丨フ丨一一一丨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éng(ㄔㄥˊ)

⒈  同“澄”。

统一码

澂字UNICODE编码U+6F82,10进制: 28546,UTF-32: 00006F82,UTF-8: E6 BE 82。

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澂

澂【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直陵切《集韻》《韻會》持陵切,𠀤音懲。《揚子·方言》淸也。《後漢·儒林贊》千載不作,淵源誰澂。

澂江,郡名。《廣輿記》雲南澂江府,古滇國地。《集韻》或作瀓,亦作澄。

说文解字

澂【卷十一】【水部】

清也。从水,徵省聲。直陵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澄,非是。

说文解字注

(澂)淸也。澂之言持也。持之而後淸。方言曰。澂、淸也。澂澄古今字。禮運。澄酒在下。字作澄。鄭云。澄酒與周禮沈齊字雖異。葢同物也。周易。君子以徵忿。徵者、澂之假借字。蜀才作登。鄭云。徵猶淸也。必云猶者、正謂澂不訓淸。澂之斯淸。故王弼訓止也。从水。徵省聲。直陵切。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