浛
拼音 [hán] 注音ㄏㄢˊ
总笔画10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水部
五笔IWYK 仓颉EOIR
郑码VOXJ 四角38162
结构左右 电码3233
统一码6D5B
笔顺丶丶一ノ丶丶フ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án(ㄏㄢˊ)

⒈  古同“涵”(a.沉没;b.涵道;涵洞)。

⒉  广大:“浛天荡荡望沧沧。”

统一码

浛字UNICODE编码U+6D5B,10进制: 27995,UTF-32: 00006D5B,UTF-8: E6 B5 9B。

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𠥴𣻦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hán

〈动〉

同“涵”。沉浸 [immerse;steep]

浛天荡荡望沧沧,乘桴轻漾著日旁。——晋· 王嘉《拾遗记》

浛,《方言》:“沉也”。——《集韵·覃韵》

词性变化

hán

〈名〉

(1) 同“涵”。涵道,涵洞 [culvert]。如:渠浛(渠道的涵洞)

(2) 水名。通称湟水,即今广东省的连江 [the Han River]

(3) 另见 hàn

其它字义

hàn

〈动〉

(1) 水与泥、物掺和 [mix mud with water,etc.]

浛,水和泥。——《玉篇》

浛,水和物。——《广韵》

谁言畜衫袖,长代手中浛。——北周· 庾信《赠别》诗

(2) 另见 hán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浛

浛【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𠀤胡紺切,音憾。《玉篇》水和泥也。

《集韻》姑南切,音弇。與淦同。詳淦字註。

《集韻》胡南切,音含。《揚子·方言》沈也。或作𠥴𣻦淊淦澏。《六書故》𣹢別作浛𣻦。《王子年·拾遺記》浛天蕩蕩望蒼蒼。

地名。《正字通》浛洸,古英州屬縣。今連州江口之上有浛洸口,屬韶州英德縣。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浛

浛【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𠀤胡紺切,音憾。《玉篇》水和泥也。

《集韻》姑南切,音弇。與淦同。詳淦字註。

《集韻》胡南切,音含。《揚子·方言》沈也。或作𠥴𣻦淊淦澏。《六書故》𣹢別作浛𣻦。《王子年·拾遺記》浛天蕩蕩望蒼蒼。

地名。《正字通》浛洸,古英州屬縣。今連州江口之上有浛洸口,屬韶州英德縣。

说文解字

淦【卷十一】【水部】

水入船中也。一曰泥也。从水金聲。汵,淦或从今。古暗切

说文解字注

(淦)水入船中也。水入船中、必由朕而入。淦者、浸淫隨理之意。从水。金聲。古暗切。古音在七部。一曰泥也。謂塗泥。

(汵)淦或从今。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