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
拼音 [xī] [shè] 注音ㄒ一 ㄕㄜˋ
总笔画16画
简体部首欠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WGKW 仓颉OMNO
郑码ODYR 四角87182
结构左右 电码2965
区位7608
统一码6B59
笔顺ノ丶一丨フ一フ丶一フ丶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ī(ㄒ一)

⒈  收敛,吸进:“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⒉  古同“翕”,和洽。

统一码

歙字UNICODE编码U+6B59,10进制: 27481,UTF-32: 00006B59,UTF-8: E6 AD 99。

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歙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Shè

〈名〉

(1) 县名 [She county]。中国安徽省南部的县。徽墨、翕砚为其特产

(2) 另见

词性变化

〈形〉

(1) 和谐,融洽 [harmonious]

郡中歙然。——《汉书·韩延寿传》

(2) 又如:歙然(和洽的样子;安定的样子);歙歙(无所偏执的样子;投合的样子,朋比为奸的样子)

(3) 另见 shè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歙

歙【辰集下】【欠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𠀤音吸。《說文》縮鼻也。一曰斂氣也。《老子·道德經》將欲歙之,必故張之。《淮南子·精神訓》開閉歙張,各有經紀。

與翕同。《前漢·韓延壽傳》郡中歙然。《匡衡傳》歙然歸仁。

《詩·小雅》翕翕訿訿。《漢書》作歙歙訿訿。《荀子》作噏噏呰呰。

與脅通。《張衡·應閒》干進苟容,我不忍以歙肩。《註》歙,亦脅也。

芔歙,林木鼓動之聲。《司馬相如·上林賦》藰蒞芔歙。《註》芔,古卉字。

歙赩,赤色盛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皓壁𣉞曜以日照,丹柱歙赩以電烶。

《廣韻》書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失涉切,𠀤音攝。義同。

縣名。《前漢·地理志》丹陽有歙縣。《師古註》音攝。《廣輿記》𡽪州府,晉曰新安,隋唐曰歙州,今爲縣,屬𡽪州府。

《集韻》虛涉切,音偞。懼貌。或作惵。

说文解字

常用词组

歙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歙

歙【辰集下】【欠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𠀤音吸。《說文》縮鼻也。一曰斂氣也。《老子·道德經》將欲歙之,必故張之。《淮南子·精神訓》開閉歙張,各有經紀。

與翕同。《前漢·韓延壽傳》郡中歙然。《匡衡傳》歙然歸仁。

《詩·小雅》翕翕訿訿。《漢書》作歙歙訿訿。《荀子》作噏噏呰呰。

與脅通。《張衡·應閒》干進苟容,我不忍以歙肩。《註》歙,亦脅也。

芔歙,林木鼓動之聲。《司馬相如·上林賦》藰蒞芔歙。《註》芔,古卉字。

歙赩,赤色盛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皓壁𣉞曜以日照,丹柱歙赩以電烶。

《廣韻》書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失涉切,𠀤音攝。義同。

縣名。《前漢·地理志》丹陽有歙縣。《師古註》音攝。《廣輿記》𡽪州府,晉曰新安,隋唐曰歙州,今爲縣,屬𡽪州府。

《集韻》虛涉切,音偞。懼貌。或作惵。

说文解字

歙【卷八】【欠部】

縮鼻也。从欠翕聲。丹陽有歙縣。許及切

说文解字注

(歙)縮鼻也。糸部曰。縮者、蹴也。歙之言攝也。从欠。翕聲。許及切。十六部。丹陽有歙縣。陽當作楊。字之誤也。地理志、郡國志。丹楊郡歙縣。今江南徽州府歙縣、休寧縣皆其地也。今徽人讀武涉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