榖
拼音 [gǔ] 注音ㄍㄨˇ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 14画
仓颉GDHNE
郑码BWFQ 四角47947
结构左右 电码2828
统一码6996
笔顺一丨一丶フ一一丨ノ丶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ǔ(ㄍㄨˇ)

⒈  木名。又称“构”、“楮”,即构树 [paper mulberry]。落叶乔木。新生枝密披灰色粗毛,具乳汁。叶阔卵形至长圆状卵形,叶端渐尖,全缘或缺裂。初夏开淡绿色小花,雌雄异株。果实圆球形,成熟时鲜红色,皮可制桑皮纸。

统一码

榖字UNICODE编码U+6996,10进制: 27030,UTF-32: 00006996,UTF-8: E6 A6 96。

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榖字收录于 现通表

异体字

𣖫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榖

榖【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類篇》古祿切《玉篇》古斛切,𠀤音谷。《說文》楮也。《詩·小雅》爰有樹檀,其下維榖。《註》惡木也,《本草》作構。《爾雅翼》葉無瓣曰構。《埤雅》皮白者榖,皮斑者楮,蓋一物三名也。詳楮字註。

《書·咸乂》序:亳有祥,桑榖共生于朝。《孔傳》不恭之罰。

《山海經》招搖之山,有木名迷榖,佩之不迷。

《類篇》居𠋫切,音構。義同。

说文解字

榖【卷六】【木部】

楮也。从木㱿聲。古祿切

说文解字注

(榖)楮也。此篆體依五經文字正。各本作?者、從𣜩便也。小雅傳曰。榖、惡木也。陸機疏曰。江南以其皮擣爲紙。謂之榖皮紙。絜白光輝。按山海經傳曰。榖亦名構。此一語之輕重耳。從木。㱿聲。古祿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