搚
拼音 [lā] [xié] [xiàn] 注音ㄌㄚ ㄒ一ㄝˊ ㄒ一ㄢˋ
总笔画13画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手部
仓颉QKSB
郑码DYYQ 四角54027
结构左右
统一码641A
笔顺一丨一フノフノフ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ā(ㄌㄚ)

⒈  古同“拉”,折断:“于其乘焉,搚幹而杀之。”

统一码

搚字UNICODE编码U+641A,10进制: 25626,UTF-32: 0000641A,UTF-8: E6 90 9A。

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搚

搚【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迄業切。同拹。或作㩉。詳拹字註。

《唐韻》盧合切《集韻》《韻會》《正韻》落合切,𠀤與拉同。《公羊傳·莊元年》搚幹而殺之。《註》搚,折聲也。

《唐韻》盧盍切,音臘。義同。

《集韻》虛欠切,險去聲。引從也。

说文解字

拉【卷十二】【手部】

摧也。从手立聲。盧合切

说文解字注

(拉)摧也。公羊傳。拹榦而殺之。何曰。拹、折聲也。按拹亦作拉。此上文摧一曰折也之義。从手。立聲。盧合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