卲
拼音 [shào] 注音ㄕㄠˋ
总笔画7画
简体部首卩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VKBH 仓颉SRSL
郑码YDJY 四角17620
结构左右 电码0605
统一码5372
笔顺フノ丨フ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ào(ㄕㄠˋ)

⒈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垣曲县。

⒉  姓。

统一码

卲字UNICODE编码U+5372,10进制: 21362,UTF-32: 00005372,UTF-8: E5 8D B2。

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卲

卲【子集下】【卩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實照切《集韻》《韻會》時照切,𠀤音劭。《說文》高也。从卪,召聲。年高德卲。从邑,誤。《揚子·法言》種蠡不彊諫而山棲,賢不足卲也。

《集韻》時饒切,音韶。義同。

说文解字

卲【卷九】【卩部】

高也。从卪召聲。寔照切

说文解字注

(卲)高也。廣雅釋詁同。法言曰。公儀子、董仲舒之才之卲也。又曰。賢皆不足卲也。从卪。召聲。寔照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