傿
拼音 [yān] [yàn] 注音一ㄢ 一ㄢˋ
总笔画13画
简体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人部
五笔WGHO 仓颉OMYF
郑码NAZU 四角21227
结构左右
统一码50BF
笔顺ノ丨一丨一丨一一フ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ān(一ㄢ)

⒈  古书上说的神仙名。

⒉  古同“鄢”(a.古地名;b.姓)。

统一码

傿字UNICODE编码U+50BF,10进制: 20671,UTF-32: 000050BF,UTF-8: E5 82 BF。

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傿

傿【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𠀤於建切,音匽。《玉篇》引爲價也。

《集韻》隱幰切。與鄢同。縣名。《前漢·地理志》傿屬𨻰留郡。《註》同鄢。

《國名記》傿,䢵姓。今襄之宜城,楚之鄢都。一曰郢。

《集韻》於虔切,音焉。神仙名。《揚子·太玄賦》納傿祿於江淮兮。《註》二神仙名。

说文解字

傿【卷八】【人部】

引爲賈也。从人焉聲。於建切

说文解字注

(傿)引爲賈也。引猶張大之。賈者今之價字。引爲價、所謂豫價也。後漢書。崔烈入錢五百萬。得爲司徒。及拜。靈帝顧謂親倖曰。悔不小傿。可至千萬。从人。焉聲。於建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