偪
拼音 [bī] 注音ㄅ一
总笔画11画
简体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人部
五笔WGKL 仓颉OMRW
郑码NAJK 四角21266
结构左右 电码0257
统一码506A
笔顺ノ丨一丨フ一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ī(ㄅ一)

⒈  同“逼”。

统一码

偪字UNICODE编码U+506A,10进制: 20586,UTF-32: 0000506A,UTF-8: E5 81 AA。

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偪

偪【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與逼同。侵迫也。《禮·雜記》君子不僭上,不偪下。

爲行縢之名。《釋名》偪,所以自逼束。今謂之行縢,言以裹脚,可以跳騰輕便也。《禮·內則》偪屨著綦。《註》行縢也。《詩·小雅·邪幅在下註》幅偪也。邪纏於足,所以束脛在股下也。諸侯見天子,人子事父母,皆然。

《揚子·方言》腹滿曰偪。《註》言敕偪也。《晉書·明帝紀》阮孚告溫嶠內迫,卽謂偪也。

《廣韻》《集韻》𠀤方六切,音福。偪陽,地名。見《左傳·襄十年》。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