䰎
拼音 [guì] [huǐ] [kuì] 注音ㄍㄨㄟˋ ㄏㄨㄟˇ ㄎㄨㄟˋ
总笔画22画
简体部首髟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 22画
五笔DEKM 仓颉SHLMC
郑码CHAL 四角72806
结构上下
统一码4C0E
笔顺一丨一一一フ丶ノノノ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䰎字UNICODE编码U+4C0E,10进制: 19470,UTF-32: 00004C0E,UTF-8: E4 B0 8E。

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𩯿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䰎

䰎【亥集上】【髟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𠀤丘媿切,音喟。《說文》屈髮也。《博雅》髺也。

《揚子·方言》絡頭,其偏者謂之䰎帶。

《集韻》丘畏切,音毇。義同。

说文解字

䰎【卷九】【髟部】

屈髮也。从髟貴聲。丘媿切

说文解字注

(䰎)屈髮也。當依廣韵屈上有髻字。屈者、無尾也。引伸爲凡短之偁。方言。絡頭、帞頭也。紗繢、䰎帶䰂帶、𢂺、㡋、幧頭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郊曰絡頭。南楚江湘之閒曰帞頭。自河以北趙魏之閒曰幧頭。或謂之𢂺。或謂之㡋。其偏者謂之䰎帶。或謂之䰂帶。按䰎者、髻短髮之偁。方言之䰎帶謂帞頭帶於髻上也。帞頭之制、自項中而前交於額卻繞髻。从髟。䝿聲。亡媿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