䢌
拼音 [bó] 注音ㄅㄛˊ
总笔画7画
简体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辵部
五笔GMHP 仓颉YJB
郑码WALI 四角35302
结构左下包围
统一码488C
笔顺一丨フ丨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ó(ㄅㄛˊ)

⒈  “䟛”的异体字。

统一码

䢌字UNICODE编码U+488C,10进制: 18572,UTF-32: 0000488C,UTF-8: E4 A2 8C。

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𧺡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䢌

䢌【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𠀤北末切,音撥。《玉篇》急走也。《集韻》前頓也。

《集韻》普活切,音鏺。《廣雅》猝也。

蒲撥切,音跋。義同。

《說文》行貌。或作䟛𧺡𧺺

说文解字

䢌【卷二】【辵部】

(䢌 zhì)前頡也。从辵巿聲。賈侍中說:一讀若㭘,又若郅。北末切

说文解字注

(䢌)行皃。从辵。聲。按各本篆文作?。非也。从卽禮切之?。則不得云?聲、云蒲撥切矣。?普活切。隷變作市。廣韵。䢌北末切。急走也。䟛蒲撥切。行皃。?上同。此三字實一字。二音實一音也。許書言剌癶。癶與䢌音義同。自下文䢡譌爲䢌。因改此䢌爲?。而以蒲撥、北末分隷之。其誤久矣。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