䟸
拼音 [kuí] 注音ㄎㄨㄟˊ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足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KHQA 仓颉RMBT
郑码JIRE 四角67122
结构左右
统一码47F8
笔顺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丶丶一ノ丨
基本解释

统一码

䟸字UNICODE编码U+47F8,10进制: 18424,UTF-32: 000047F8,UTF-8: E4 9F B8。

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䟸

䟸【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渠追切《集韻》渠龜切,𠀤音逵。《說文》脛肉也。一曰曲脛也。《集韻》或作䠏。

《博雅》趽、䟸,𨂨也。

《廣韻》居追切《集韻》居逵切,𠀤音龜。義同。

说文解字

䟸【卷二】【足部】

脛肉也。一曰曲脛也。从足𢌳聲。讀若逵。渠追切

说文解字注

(䟸)脛肉也。从足。𢌳聲。一曰曲脛也。廣韵作左脛曲。讀若逵。渠追切。古音在三部。按一曰曲脛也。橫梗不貫。凡似此者疑皆後人所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