䒢
拼音 [áng] [yìng] 注音ㄤˊ 一ㄥˋ
总笔画7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艸部
五笔AQBJ 仓颉THVL
郑码ERY 四角44727
结构上下
统一码44A2
笔顺一丨丨ノフフ丨
基本解释

统一码

䒢字UNICODE编码U+44A2,10进制: 17570,UTF-32: 000044A2,UTF-8: E4 92 A2。

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𦯒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䒢

䒢【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剛切《集韻》魚剛切,𠀤音昂。《說文》菖蒲也。

《集韻》魚兩切,音仰。《玉篇》作𦯒草,出池水邊。

说文解字

䒢【卷一】【艸部】

昌蒲也。从艸卬聲。益州云。五剛切

说文解字注

(䒢)䒢䓉、逗。二字各本脫。今依全書通例補之。昌蒲也。周禮朝事之豆實有昌本注。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爲菹。左氏謂之昌歜。本艸經。菖蒲一名昌陽。按或單呼曰昌。或曰堯韭。或曰荃。或曰蓀。䒢䓉之名今未見所出。从艸。卬聲。五剛切。十部。益州云。本艸經曰。生上洛池澤及蜀郡嚴道。云、毛扆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