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包装印刷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何在

  我国的包装印刷行业,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不是印刷强国

当今世界,图像工业已成为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美国,1998年美国的印刷及图像传播工业总产值高达228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GDP的四分之一),产业规模(从业人员和机构数)仅次于美国餐饮业。图像传播工业中的印刷工业是美国最大的制造业之一,2001年销售额达到1594亿美元,员工总数已超过115.4万人,企业总数45,964家。日本,2001年印刷产业产值为8038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600亿元),企业数为4.3万个,员工46万人,企业平均产值为2亿日元(折合166.6万美元),人均产值为1890万日元(折合15.75万美元),印刷生产额是很高的。

香港的印刷工业,2001年已升至香港制造业的首位,现有印刷企业3800多家,加上相关企业已超过5000多家,从业人员4.47万人,2001年全港印刷产值达400亿港元。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还未成为我国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不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的总产值为2550亿元,占全世界印刷工业总产值7800亿美元的4%,占全国2002年GDP(10万亿元)的2.5%。

2. 印刷能力过剩

我国的包装印刷企业有不少长期亏损或亏损边缘。据2001年对138家包装印刷企业的调查,盈利单位(人均利税5000元以下)58家,占42%,亏损企业29家,占21%,两项合计占63%。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根据2002年有关统计数字,西部12省市占全国面积的70.85%,人口占27.7%,印刷工业(书刊、包装、报纸及其它)产值只占16.3%。东、中、西区域内部发展差距也很大。如广东省印刷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19%以上,占华南地区的75%;陕西省印刷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7.1%,占西北地区的75.3%。

3. 劳动生产率极低

以人均销售收入或劳动生产率为例:
德国为126379(欧元),折人民币为121万元
美国为13.81万(美元),折人民币114万元
日本为100万元(折人民币)
香港地区为100万元(折人民币)
台湾地区为80~100万元(折人民币)

我国人均为8.5万元人民币,与上述国家相比,相差10多倍。不难看出差距之大。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加工能力过剩,低水平重复,高档精美印刷能力不足,致使多数企业任务不饱满,造成包装印刷产量上不去,附加值低。

4. 印刷设备的差距

我国现在使用的印刷设备主要特点是功能少,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平低,稳定、可靠性差。中低档产品供求不平衡或供过于求,高档设备主要仍依靠进口。

2001年我国进口各种印刷设备为13.7亿美元,比2000年的9.012亿美元增长52%,2001年印刷设备出口额仅为3964.24万美元,虽比2000年的3405万美元增长16.6%,但进口额与出口额相差悬殊,进口额是出口额的30倍。特别是多色胶印机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近三年来,我国每年进口胶印机用汇达4~6亿美元。有资料表明2001年进口多色单张纸胶印机645台,2002年增加到785台,国产机80台左右,进口机市场占有率达90%。此外,如中档以上的柔印机2002年进口2284万美元,凹印机2002年进口7342万美元,大部分市场被国外厂家占领,数字印刷机,国内刚刚开始研究,目前全部依靠进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包装印刷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

5. 印刷器材的差距

印刷器材品种繁多,但品种不全,产品性能、质量差,高档器材主要依靠进口,有些器材国内尚属空白。

以印刷用纸为例,我国纸和纸板的产量2001年为3200万吨,2002年3780万吨,仅次于美国(8550万吨),居世界第二,日本是3300万吨。产品品种多达600余种,但高档纸张产量少,每年仍需进口新闻纸、铜版纸、书写纸、白卡纸等500~600万吨左右。中低档柔印版材国内可以生产,高档柔印版材还需要进口。目前国内年需要量为10多万平方米,约90%需要进口。直接制版所需的CTP版材,目前国内还不能大批生产,主要依靠进口,进口一张CTP版材需要90元,而国内一张普通PS版的价格仅为30元左右。由于目前CTP版材价格过高,严重地影响直接制版技术的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