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控机床成为消费主流

也就在十年前,数控机床还是一种让人稀罕的舶来品。一些企业从国外进口一台数控机床之后,谁也不敢轻易去碰,而是当成宝贝似地供着。结果,本来是用于生产的设备,被当成了陈列品,自始至终悄然地躺在那里,蒙尘数日或是数年,郁郁难得其志。
  十年后的今天或者说也就是几年的工夫,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崛起,数控机床这种以前被视作稀有品的东西,迅速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不仅数控机床的进口数量大增,而且中国生产数控机床的能力也大为提高。数控机床已然成为中国机床消费的主流。
  数控机床的消费量增长很快,2005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消费将达到109亿美元左右。而数控机床消费量达到7.7万台,比2004年增加近5000台。现在的情况是,不仅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有数控机床的熟练操作工,而且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不惜重金进口或者购买国产数控机床,消费扩大的原因无非是两点,用户企业的需要和实力。
  所谓用户企业的需要,其实就是市场对机械加工的产品,在精度和质量上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看明白在设备上的投入可以换来高回报,而愿意在设备上多投入真金白银。而用户企业的实力,其实就是这些企业在取得了高回报之后,又希望开始新一轮的再生产。当然,不管是哪一个环节,中国数控机床市场容量的增加,其大背景都与国家宏观政策的推进、制造业的繁荣、“世界工厂”的盛名有关。
  近5年以来,我国数控机床的生产量也增长很快。2005年国产数控机床将突破6万台,而在2000年还只有1.4万多台。
  生产的扩大则与我国机床厂发展状况有关。2004年我国机床行业的行业巨头浮现出来。大连机床集团的上升势头高过沈阳机床集团,本来在产值上一度位于沈阳机床之后,通过地区重组迅速超过沈阳机床,2005年进入世界机床行业排名第10名。而沈阳机床则排在第15名。
  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实力的增强,使他们有这样的能力生产高端的机床产品。2000年数控机床年产量在1000台以上的企业只有几家,而到2004年达到这一数字的已有14家,个别企业的年产量已达到6000台。目前中国数控机床的生产已经步入中高档数控机床的行列,以加工中心为例,2000年中国的产量520多台、出口130多台,到2005年产量达到2700台、出口260多台,产量增幅达到4倍。
  今天说起这一大串数字,胸中不免充盈骄傲和自豪之情。实际上,在这些数字背后,凝结着几代人几十年的心血。曾几何时,数控机床特别是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属于国际禁运的范畴,许多发达国家将其视为关系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禁止技术的转让和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机床界的有关人员即使携重金仍难求一技。不管是购买、合作、合资,我国机床企业都难以获得相关的技术资料,甚至及至今日,有关技术仍处于保密范围之内。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地发生:我国的机床企业与国外某企业已经谈妥某项技术转让或者合作的事宜,但某企业却被政府告知:涉及到该项技术的出口需报请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同时也要到中国有关政府办理相关事宜。某企业按照规定去递交了申请报告,中国方面的批示也办了好几次,没想到最后的结果竟是,该国认为这项技术不允许出口,中国方面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个人的忍耐、自尊,中华民族的尊严,一次次地这样被拿来炙烤,受到损害。
  然而,封锁是锁不住中国机床行业的科技发展的。经过几个五年计划,中国已经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生产出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密数控机床,包括像五轴联动这样高难度的技术,也能够由中国企业在一些机床上加以运用。
  当中国机床企业冲破某些国家对数控机床的封锁,成批量地生产自己的数控机床时,民族产业的大旗下,更多的是对一个新市场出现的兴奋。在这个市场中,有了“中国制造”们、“世界制造”们来消费,中国的机床企业已经从中嗅到浓烈的利润的气息。这大概也是包括排头兵在内的国内机床企业纷纷扩充产能、纷纷建立数控产业基地的一个原因,或者也是CCMT2006比往届场地增加的一个因素。毕竟,中国机床行业不可能永远保持30%的增速,普通机床滞销信号开始出现,外资进驻、民企崛起,数控机床的主流消费大有演变成为机床企业群雄逐鹿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