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登上“大片”舞台(一)

摘要:2009年岁末好莱坞大片《2012》在全世界掀起了的电影热潮,自2004年起中国的大片投资也过亿,在不差钱的条件下,中国大片与好莱坞大片的市场相距仍然甚远,本文从大片的概念和认识入手,在人文内涵和创意空间上寻找差距。
  关键词:大片;中国式大片;高概念电影;差距
  2009年末,好莱坞以其“泛世界性”叙事策略推出了灾难大片《2012》。据称,该片首映10天,全球票房累计已近4.5亿美元。随着《2012》的诺亚方舟一路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的同时,选择临近档期上映的一些国产电影却不幸沦为“炮灰”,票房数字难如人意。看中国人如潮走进电影院观看美国大片,给好莱坞买单,实在很令人反思,什么时候中国的大片也能这么具有世界性,让全世界人民为我们中国电影买单呢?我们国产大片是否应该反思差距究竟在哪里。
  一、中国式大片不等于大片
  “大片”是国内的一种俗称,美国电影产业中也有几个相对于“大片”意义的概念,例如集团化(Conglomeration)、“巨型炸弹”(Block Blaster)、“事件电影” (Event Movie)、高概念(High Concept)等。“高概念电影”,即以美国好莱坞为典型代表的一种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的“四大”商业电影模式。
  大片“博弈”,正是当代世界电影产业较量的核心命题。中国大片的应运而生, 2004年夏季,《英雄》连续两周稳夺北美地区电影票房之冠,在海外的总票房收益,折合人民币14.5亿元,刷新了中国电(600795,股吧)影百年难期的市场纪录。中国的大导演们被纷纷加入“亿元俱乐部”。 陈凯歌以3.4亿的投资拍摄《无极》,张艺谋耗资3.6亿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吴宇森的《赤壁》6亿元投资把张、陈二导远远甩到身后。张之亮的《墨攻》、徐克的《七剑》、冯小刚的《集结号》、陈可辛的《投名状》投资都过亿。 因此中国式大片也应运而生:网民给中国式大片这样定义:中国式大片=名导演+上亿投资+古装+武打。实际上,“古装+武打”的中国大片套路在北美票房已呈现审美疲劳。根据饶曙光提供的数据,《无极》的北美票房只有67万美元,《满城尽带黄金甲》在美国上映25天,总票房也只有435万美元。与好来坞相比,我国电影票房的不值一提,在全球200多亿美圆的票房总值中,好来坞就拿了近七成的票房,而美国本土90多亿美圆的总票房就超过了世界总值的三分之一。美国一部大片在本土市场就可以拿下2、3亿美圆的票房,相当于我国的票房总值。
  票房就是差距,《2012》的成功票房所引发的思考,超越了灾难片本身。好莱坞大片的制作确实有一手,它总能恰逢其时地瞄准市场,变幻类型元素,向全球推出既叫座又叫好的片子。相对而言,中国大片无疑略逊一筹,大片做大资本这一块确实应该需要再大投资,再就是我们市场化,国产大片、主流大片仅仅在我们中国国内在做,还应该在国外做,如果在国内我们是大片,在国外也是大片那我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片,真正的大片在两个市场上都可以称为大片才是叫大片。
  二、中国式大片不缺乏技术资金但缺乏创意空间
  《2012》已经在中国创下了近4亿票房。同样没有人会想到,该影片的特技制作也是在中国完成的。电影特效在以前是好莱坞的专利,我们对特效常常是望洋兴叹。但现在,科技的进步,尤其是设备的进步,已经让中国的专业团队也可以跻身世界一流的水准了。电影特效今天已经被拉下了神坛,那么,让我们和先进的电影特效依然隔膜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