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学会开汽车的---路训

  全封闭训练结束后,紧接着就是路训。同样需要电话预约,接线员问我选几号车,我说随便吧。她说那就56号吧。我说行。反正都没教过,谁知道哪位师傅好啊。

  路训地点有多个,我选择了离家最近的龙江分校,骑自行车五分钟就可以到了。第一次到分校,主要的感受便是根本无法与总校相比。分校不大,或者更确切地说,实在太小,而且有点断壁残垣的感觉。院内停放着一些用于路训的白色普桑,简单地支着一些用于练习倒桩的架子。院子里的路崎岖不平,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过去,就有尘土飞起来。院子的尽头有三间小屋,那就是教练休息和学员签到的地方。里面一间总是烟雾弥漫,墙上贴着当天和第二天预约学员的名单和所对应的车号及教练名单。中间一间通常是教练们吃饭的地方,也是学员可以小坐的地方,墙角摆着一台刷卡机,是给学员当天训练后刷卡签到及给教练打分用的。

  我的第一位路训老师姓李,五十几岁的年纪,人很和善,个头不高,满脸沧桑。也算是有缘,后来我到总校集训的时候又碰到了他。大家初次见面,也没什么话。他先把车开出院子,在学校附近一条稍宽一些的马路上停下来,然后就叫我换位置了。我心想,“啊?这么快就开始开车了?我能行吗?”心里七上八下地就坐到了正驾驶的位置上。李师傅见我穿着一双旅游鞋,就抬起他的脚说:“开车还是穿布鞋好,底薄,容易找到感觉。”我说:“行。下次我换布鞋来。”此后,我参加路训和桩训一直都穿着布鞋。跟师傅学车,总要进行座位的调换的,一开始也不知道从副驾驶位置下车后该怎么走。李师傅就叮嘱说:“上车从车头前面绕过来,下车往车尾走。两个人逆时针走。”这样实践之后,发现果然很顺畅,不会碰头了。这一点在封闭训练时就遇到过,后来集训时又被另一位师傅提醒过。习惯毕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养成的啊。

  路训主要是解决起步、加速、换档、减速、靠边停车、定点停车、公路调头、坡道起步、百米加减档、过红绿灯等问题。第一节课应该说还比较生疏,有熄火现象出现,油离配合也不够熟练,经常出现速度不够而硬换档、或者油门不松就换档的情况。速度不够而硬换档的话,车子就会抖动;油门不松就换档的话,车子又会发出呜呜的声音,转速表指针表明显突破2了。这两种情况,自然瞒不过师傅。他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感觉得到。好在李师傅是个比较有耐心的人,对我也还好,没有发过火。这也是我此后每次约车都尽量约他的主要原因。驾校对师傅们是有考核的,约车次数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也就是说,学员约的次数越多,师傅出车次数就越多,奖金也会越多。另外,刷卡签到时也要顺便给教练打分,打分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一个小键盘上按相应的键就可以了,那些键都有汉字标注: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学员的评价也关系到年终对教练的考核,不过,除非教练实在太让人难受,否则学员是不会打一般以下的评价的,因为每堂课都可以重新预约,觉得这个教练不好,下次不约他就是了。

  起步练得差不多了,就开始练习靠边停车。停车的要领是打右方向灯,看右后视镜,减速,靠边,摆正,停车。靠边停车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减速后要及时踩离合,否则车子会熄火,这一点只要注意就行了;二是要求靠边时必须使车身与马路牙的距离控制在30至50厘米,大于或小于都不合格。这个难度比较大,关键是要掌握住什么时候回方向。师傅告诉我,在车头进马路牙三分之一时回方向,车身正时就可以停车了。让一部车子斜插进来再摆正也是有技巧的,主要是向左回方向时要多带一些,然后再回正。这样,不光车头,整个车子都会摆正了。

  靠边停车练得差不多的时候,又增加了难度,进行定点停车训练。定点停车是靠边停车的高级阶段,除了靠边的要求外,还加上一个车头右侧目标点,比如一根电线杆,定点停车时就必须将车头保险杠与电线杆外侧的距离控制在30厘米左右。达不到这个距离不行,超过了更不行。因为超过了就意味着你的车子已经撞上他人的车子或者闯了红灯。处理这个问题的技巧是:先完成靠边停车动作,等车身摆正后,让车子缓慢前行,直到车头线与目标点在一条线时再刹车。

  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一次两次能够完成的。可以说,在十次路训中,每次都要训练靠边停车,而且有时还是在五档状态下的靠边停车。

  我们的路训都是在真正的公路上进行的,而且路况也比较复杂,有些路段是混合路,道路窄,行人多,加上一些有红绿灯和没有红绿灯的路口,非常具有实战意义,训练效果自然也是十分明显的。

  十次路训,我一共约过三位师傅,其中绝大多数是上面提到的李师傅,有少部分是一位姓刘的师傅,还有一次是一位比较凶的师傅。那位比较凶的,因为凶,所以我只约了他一次就再也没约过。不过,他也教过我一些开车的注意事项,让我终生不忘。比如,换档动作的轻重问题。他坐在副驾的位置上,曾经一脸不屑地对已经自我感觉不错的我说:“你的档换得让人恶心!”原来,我那时对换档的理解还不那么清晰,动作幅度比较大也比较狠。他说的方式虽然有些过,但毕竟有道理,所以此后我很快就改正了。还有一次前方路口绿灯只差几秒,我一踩油门,准备冲过去。他马上提醒说:“过路口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啊?减速,观察,确保安全后通过!”由于李师傅带我的时候主要是强调加速,而这位师傅却强调减速,二者的综合,更使我受益匪浅。后来李师傅再带我过路口时,他喊加速,我居然不再理会了,信奉起“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道理来了,他也只能摇头,继而点头,表示理解。

  刚学会开车,一般都比较喜欢走马路的中间,一是可以减少与路人的冲突,二是可以稍微开得快一些。当然,这也意味着增加了与对方来车发生冲突的机率。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李师傅就故意让我靠边停车,并再三强调:马路右边也是你的车道,没必要非开到中间去,在右边开,也方便靠边停车。这个教诲我记住了,并且在此后的路考集训和路考中得到了好处。

  其实,带车师傅的工作是很辛苦的,驾校的课时安排大体是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每两个小时作为一个时间段。每个学员一天只能学一个时间段,也就是说,学员开两个小时之后就必须回家。而带车的师傅呢,却没有这么好的事情了。如果约他们的学员多,那么他可能要上满一天,即从早上7点一直干到晚上9点。试想一下,一个人硬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这么长时间,而且还要精力高度集中,随时准备为学员踩刹车,该有多难受!想到这个,我估计他们也可能会象站了一天的交通警察一样,没有什么好脾气和好心情。态度再差也情有可原。

  说到态度,就想到了练习期间的休息。每次两个小时共120分钟的学习时间,去掉出发前的5分钟和回驾校前的10分钟,还有105分钟,中间休息有时候要用去20分钟。实际用的学习时间其实只有80分钟左右。对于学员来说,多少有些不满足。谁愿意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等待上呢?但是,李师傅告诉我,大家都休息,你就不能出头。就你能?就你对学员好?我想了想,也对。对我们这些学员而言,师傅只是一个个体,但是,对于驾校而言,师傅却是一个群体。他们自己也有一个工作环境,也需要考虑到本身工作环境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这个缘故,练车的时候就会经常看到驾校的车在某一时段全部停在某一固定的地点,集体休息。不过,有时候也有例外。我有几次约过的刘师傅就是例外。他就不大喜欢跟其他车子扎堆。我问他原因,他说:“学员也不容易,学习时间是人家用钱买来的,多练习才对得起人家。”他的立场完全是站在学员这边的,我听了自然也很受感动。

  十次路训,按照规定,必须包括两次夜训,即夜间训练。我的夜训就是刘师傅带的。当时是两节课连续上,从下午5点到晚上9点。由于前八次路训上完后,我正好出国,中断了半个多月,车感有些生疏,这样连续上课刚好可以趁天亮的时候把感觉找回来。

  7点钟左右,天黑下来了。刘师傅把车停在路边,开始给我上相关的课程,告诉我车上的每个灯都是做什么用的,告诉我大灯和小灯的区别,告诉我如何用左手扳动拉杆来变换灯光。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喜欢夜间开车,甚至超过了对白天的喜欢。用灯光来与前方的车辆进行交流,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好感觉。而且,跟在他人车子后面打着大灯,可以透过对方的后视镜刺激对方驾驶员的眼睛,感觉有些恶作剧。这一课我上得很用心,后来在路考前的集训中,所学到的变换灯光的技术也派上了用场。

  十次练车过程中,出现小意外只有一次。那次是李师傅带我,刚好路边有一个斜坡,他准备教我练习坡道起步。可是,车停在坡上的时候,我感觉身体已经明显倾斜,加上是第一次,所以有些手忙脚乱。结果手刹松掉后,车子没有向前,而是倒溜起来,越溜越快。李师傅见喊叫已经没有用,就果断地从他那里踩下了刹车。算是有惊无险。呵呵,那次也是我路训过程中唯一的一次坡道起步练习,此后李师傅好象再也不愿意跟着我担惊受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