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要求] 1.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离子的名称和符号。2.了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的表示方法。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7.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物质的质量、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全面突破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
常用的四种符号、八种图示、三种模型
(1)四种符号①元素符号:Al S②离子符号:Al3+ S2- SO2-4③同位素符号:12 6C 13 6C④化合价符号:Al+3 S-2
题组一 原子或离子表示方法的判断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含78个中子的碘的核素:131 53I(√)
(2)Mg2+的结构示意图: (×)
(3)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4)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的原子:14 6N(×)
(5)Na+的结构示意图: (×)
(6)中子数为16的硫离子:3216S2-(√)
(7)S2-的结构示意图: (√)
(8)18 8O2-离子结构示意图: (×)
题组二 物质表示方法的判断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羟基的电子式: (√)
(2)次氯酸的电子式: (×)
(3)Na2O2的电子式: (√)
(4)甲醛的电子式: (×)
(5)NH4Cl的电子式: (×)
(6)NH4H的电子式: (×)
(7)H2O2的电子式: (×)
(8)COS的电子式: (√)
(9)HClO的结构式:H―O―Cl(√)
(10)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11)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12)葡萄糖的化学式:CH2O(×)
(13)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14)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15)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
(16)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
(17)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l(√)
(18)丙烯醛的结构简式:CH2CHCHO(×)
(19)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H2O(×)
(20)NaCl的晶体模型: (×)
(21)甲醛的比例模型: (√)
(22)CO2分子比例模型: (×)
(23)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 (×)
(24) 、 一定代表同种微粒(×)
(25)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含C、H、O、N四种元素,则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3H7O2N(√)
1.防范常考易错的电子式
(1)混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
将氯化钠、氯化铵和水的电子式: 、
(2)电子式的书写不完整
将四氯化碳和氮气的电子式: 错写成 和N⋮⋮N。
(3)电子式的书写不规范
将氯化镁和氮气的电子式: 和 错写成
(4)电子式的书写不符合原子的成键规则
将次氯酸和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2.易忽视的几点
(1)忽视羟基和氢氧根离子的区别:羟基为不带电的原子团,可表示为―OH,其电子式为 ;氢氧根离子为带电的阴离子,其电子式为 。
(2)书写官能团时忽视“―”,如将醛基(―CHO)错写成CHO。
(3)有机物官能团的书写方向变化时,原子的书写顺序要随之变化,即要注意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如醛基可写成―CHO或OHC―,但不能写成HOC―;硝基―NO2不能写成NO2―,而应该写成O2N―。
考点二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
洞悉“11个陷阱”设置,玩转阿伏加德罗常数
1.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状况的关系,在标准状况下,溴、H2O、HF、苯、CCl4、CH2Cl2、CHCl3、CH3OH、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新戊烷除外)均为液体;SO3为固体,HCHO、CH3Cl为气体。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
(2014•广东理综,10C)
(2)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2012•江苏,8C)
2.注意气体体积与状况的关系,如在标准状况下,11.2 L H2的分子数一定为0.5NA,但在非标准状况下,其分子数有可能为0.5NA。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3)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4)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2012•江苏,8D)
(5)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含有2NA个氧原子(×)
(2012•广东理综,11D)
3.注意物质组成中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的判断,如Ne、O3、P4分子中的原子个数,Na2O2、KO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NO2和CO2混合气体氧原子数的判断,混合烯烃中碳原子数或氢原子数的判断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6)1.6 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
(2014•江苏,6A)
(7)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2013•江苏,7C)
(8)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2012•新课标全国卷,9B)
4.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某些离子的水解,如1 mol CH3COOH溶于水时,溶液中CH3COO-的物质的量小于 1 mol;1 mol FeCl3溶于水时,由于Fe3+的水解,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9)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2013•江苏,7A)
(10)1 L 0.1 mol•L-1的氨水中含有NA个NH+4(×)
(2013•广东理综,9B)
5.注意物质的存在形态不同,离子的种类、数目不同,如NaHCO3晶体中只含有HCO-3和Na+,而溶液中还会因为HCO-3的电离产生少量CO2-3,由于HCO-3的水解产生少量H2CO3;1 mol NaHSO4晶体在熔融状态下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而1 mol NaHSO4溶于水电离出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1)1.00 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2011•新课标全国卷,7A)
(12)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2011•上海,7C)
6.注意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分子中的中子数,如D2O、T2O、18O2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3)在18 g 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2010•福建理综,7A)
(14)0.012 kg 13C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7.注意一些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如1 mol H2O中含有2 mol O―H键;1 mol NH3中含有3 mol N―H键;1 mol CH4中含有4 mol C―H键;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1 mol P4中含有6 mol P―P键;1 mol Si中含有2 mol Si―Si 键;1 mol石墨中含有1.5NA个C―C键;1 mol CnH2n+2中含有(3n+1)NA个共价键,(2n+2)NA个极性键,(n-1)NA个非极性键。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1 mol甲苯含有6nA个C―H键(×)
(2014•广东理综,10A)
(16)0.1 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A(×)
(2014•江苏,6B)
8.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Na2O2和水的反应,Cl2和H2O的反应,Cl2和碱溶液的反应,Cu、Fe与Cl2、S的反应,电解CuSO4、NaCl溶液的反应等;MnO2和浓盐酸的反应,Cu和浓硫酸的反应(考虑浓度);Fe和稀HNO3的反应(考虑Fe是否过量)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7)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2014•江苏,6D)
(18)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2013•江苏,7D)
(19)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A个电子(×)
(2013•广东理综,9D)
9.注意常见的可逆反应或隐含反应,如:N2+3H2??2NH3、2SO2+O2??2SO3,H2+I2??2HI,2NO2??N2O4,NO和O2混合发生反应2NO+O2===2NO2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20)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2012•四川理综,7D)
10.注意分散系的变化导致微粒数目的变化,如FeCl3溶液转化为Fe(OH)3胶体,因为胶体微粒是分子的集合体,所以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原溶液中Fe3+的数目。
11.注意酸性或碱性溶液中H+或OH-数目的判断,应排除“组成因素”、“体积因素”造成的干扰。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21)10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2010•海南,10C)
(22)1 mol 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l•L-1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9)N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 L 1.0 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
B.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
C.25 ℃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0
D.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0
答案 B
解析 A项忽视了NaAlO2溶液中的水,错;B项中每个碳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用,则每个六元环占有的碳原子数=1×13×6=2个,12 g石墨烯含六元环的物质的量=12 g24 g•mol-1=0.5 mol,正确;C项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错;D项中OH-是10电子微粒,所含电子数为10N0,错。
2.(2013•上海,1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 g,则该混合物 ( )
A.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a7+1)NA
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aNA7
C.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33.6a14 L
D.所含原子总数为aNA14
答案 B
解析 1个C2H4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对,碳氢键数目为4个,1个C3H6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9对,碳氢键数目为6个,则A错误(应该为3aNA/14);C项没有说明氧气的状态;D项所含原子总数为3aNA/14,因此选B。
3.(2014•大纲全国卷,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2 L 0.5 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A
答案 D
解析 A项,1 mol FeI2与足量的Cl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 3 mol,错误;B项,2 L 0.5 mol•L-1 K2SO4溶液中SO2-4带的负电荷数为2NA,溶液中的阴离子还有OH-,故阴离子所带电荷数大于2NA,错误;C项,1 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总数为3NA,错误;D项,丙烯(C3H6)和环丙烷(C3H6)互为同分异构体,故42 g即1 mol该混合物含有H原子数为6NA,正确。
4.(2014•四川理综,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下,0.2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B.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D.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 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答案 D
解析 A项,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高温Fe3O4+4H2,0.2 mol Fe生成H2的分子数约为0.27NA,该项错误;B项,该NaOH溶液中OH-总共有0.1NA,但OH-主要来自于NaOH电离,水电离出很少的OH-,该项错误;C项,氢氧燃料电池正极上反应的物质为O2,当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 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该项错误;D项,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生成8 mol氮原子(4 mol N2)中有5 mol来自NH+4,有3 mol来自NO-3,故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15 mol,则生成28 g(1 mol)N2时,转移电子数为3.75NA,该项正确。
考点三 灵活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
1.阿伏加德罗定律再认识
阿伏加德罗定律是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关于阿伏加德罗定律要明确三点:
(1)使用范围:气体。
(2)三个“同”条件下,分子数才能相同。
(3)气体的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例。
2.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再推导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可概括为“三同定一同,两同见比例”,可用V=n×Vm及m=V×ρ等公式推导出:
(1)同温同压时:①V1∶V2=n1∶n2=N1∶N2;
②ρ1∶ρ2=M1∶M2;
③同质量时:V1∶V2=M2∶M1。
(2)同温同体积时:①p1∶p2=n1∶n2=N1∶N2;
②同质量时:p1∶p2=M2∶M1。
(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m1∶m2。
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应用
(1)注意排除干扰因素
高考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时,往往引入一些干扰因素,如体积、密度、气体摩尔体积等物理量与温度、压强有关,而质量、粒子数、摩尔质量与温度、压强无关。
(2)注意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原子组成分子的摩尔质量,某些隐含反应等。对于同素异形体,如O2、O3,S2、S4、S8等,只要质量相等,温度、压强不等时,其原子个数就一定相等,但分子数不相等,因为它们的化学式不同;对于不同同位素原子组成分子的摩尔质量不要想当然,要具体计算,如C18O2的摩尔质量是48 g•mol-1,而不是44 g•mol-1;在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时,注意隐含反应,如2NO+O2===2NO2、2NO2??N2O4。
1.同温同压下,x g甲气体和y g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y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x∶y等于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
C.x∶y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
D.y∶x等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
答案 B
解析 A项,由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则x g甲气体和y g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即xM甲=yM乙,推出x∶y=M甲∶M乙,故正确;B项,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而x与y不一定相等,故不正确;C项,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质量比,故正确;D项,等质量的甲、乙的压强之比为p甲∶p乙=n1∶n2=mM甲∶mM乙=M乙∶M甲=y∶x,故正确。
2.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含指定原子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
A.温度和压强不同,相同质量的N2O和CO2两种气体的总原子数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2H4和C2H2、C2H6的混合气体的总原子数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2和O3两种气体中的氧原子数
D.相同物质的量、不同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中的氢原子数
答案 A
解析 质量相等,N2O和CO2的摩尔质量也相同,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且两者都是三原子分子,所以它们的总原子数一定相等,A项正确;碳原子数相等,但是C2H2和C2H6的组成比例不确定,不能判断氢原子数是否相等,B项错误;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但两种气体的分子组成不同,故氧原子数不同,C项错误;物质的量相同的NH3和CH4中氢原子数不同,D项错误。
专题突破练
1.(2014•江苏,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8035Br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答案 B
解析 A项,Na2O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B项,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其质量数为35+45=80,可表示为8035Br;C项,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 ,在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S2-,故S2-的结构示意图为 ;D项,间二甲苯中,两个―CH3处于苯环上相间的两个碳原子上,其结构简式为 。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
B.NaHS的电子式:
C.S2Cl2的结构式:Cl―S―S―Cl
D.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
答案 C
解析 A项应为CH2===CH2;B项应为 ;D项,氯化钠无分子式,NaCl应是它的化学式。
3.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离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
B.电子式 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C.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H2?
答案 A
解析 B项,OH-的电子式为 ;C项,该比例模型只能表示CH4分子,不能表示CCl4分子,因为Cl原子的体积大于C原子的体积;D项应为 。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1 mol Fe粉与1 mol水蒸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1 L乙醇完全燃烧产生CO2分子的数目为NA22.4×2
D.1 mol CH+3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答案 B
解析 A项,分子数应介于0.5NA~NA之间;B项,3Fe+4H2O(g)=====高温Fe3O4+4H2,1 mol Fe和1 mol H2O(g)反应时,Fe过量,所以1 mol H2O(g)参与反应应转移2 mol e-;C项,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D项,1 mol CH+3含有电子数为8NA。
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8 g过氧化钠晶体中,含2NA个阴离子
B.25 ℃时,1 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02NA
C.常温常压下,28 g 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H2S和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A
答案 C
解析 A项,78 g Na2O2中应含NA个阴离子;B项,由于c(Na+)远大于c(OH-),所以1 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远大于0.02NA;D项,由于2H2S+SO2===3S↓+2H2O,所以标准状况下,22.4 L H2S和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不是NA。
6.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l2参加的任何反应转移电子数都是2NA
B.标准状况下,22.4 m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目约为1.24NA
C.常温常压下,29 g乙基(―C2H5)所含电子数为13NA
D.0.1 mol Na2O2中含有离子总数为0.4NA
答案 B
解析 A项,1 mol Cl2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可以为2NA、NA或小于NA;B项N=22.4 mL×1 g•mL-118 g•mol-1•NA≈1.24NA正确;C项,1 mol ―C2H5中含有电子数为17NA;D项,0.1 mol Na2O2中含有离子总数为0.3NA。
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1 mol NH4NO3溶于一定浓度的稀氨水中,溶液呈中性,若不考虑挥发,溶液中一定含有NA个NH+4
B.1 mol•L-1 CH3COOH与1 mol•L-1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H3COOH和CH3COO-的总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3.6 g H2O中含有电子数为2NA
D.含有2NA个氧原子的氧气与臭氧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2 g
答案 B
解析 A项,根据电荷守恒可以判断NH+4数目与NO-3数目相等;B项,等体积混合并不一定是得到2 L溶液;C项,质量与状况无关。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 ℃时,1 L pH=6的纯水中,含有的OH-数目为1×10-6 NA
B.12.0 g NaHSO4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0.1NA
C.50 g 98%的浓硫酸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2NA
D.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答案 C
解析 A项,c(OH-)=10-6 mol•L-1,其数目为1×10-6NA;B项,1 mol NaHSO4固体中含有1 mol Na+、1 mol HSO-4,所以12.0 g NaHSO4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 0.1NA;C项,不能忽略水中的氧原子;D项,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所以1 mol Na2O2与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9.(2013•大纲全国卷,8)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
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
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
答案 C
解析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结合微粒间相互关系逐一分析。
A项,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但由于12C18O与14N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故质量不相等,密度也不相等;B项,二者都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数相等时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所含中子数不相等,1个12C18O分子含有16个中子,1个14N2分子含有14个中子;C项,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且1分子12C18O与1分子14N2中均含有14个电子,故12C18O与14N2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项,12C18O与14N2质子数相等,质量相等的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含有的质子数也不相等。
10.常温常压下,往某密闭容器中充入两种气体,容器内气体的最终密度为2.2 g•L-1(折算到标准状况),则充入的气体一定不可能为( )
A.NH3和HCl B.NO和O2
C.HI和Cl2 D.SO2和HCl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2.2 g•L-1×22.4 L•mol-1=49.28 g•mol-1。A项,M永远小于49.28 g•mol-1;B项,若生成NO2和N2O4的混合物时,符合题意;C项,Cl2过量时,气体为Cl2和HCl,符合题意;D项,M可能为49.28 g•mol-1,符合题意。
11.120 ℃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
A.2H2S+O2===2S↓+2H2O
B.2H2S+3O2===2SO2+2H2O
C.C2H4+3O2?→2CO2+2H2O
D.C4H8+6O2?→4CO2+4H2O
(1)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同时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________(填反应序号,下同);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____________。
(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同时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C (2)D A
解析 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d前=d后,说明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符合要求的是反应B、C、D。p前>p后,则表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是减小的,符合要求的是反应B;p前=p后,则表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是不变的,只有反应C符合。(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d前>d后且V前<V后,在气体总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则表明气体的分子数是增大的,由于分子数的增多,导致了容器体积的增大,从而造成密度的减小,符合题意的是反应D;反应前后V前>V后,表明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体积减小后,仍是d前>d后,说明气体的质量减小,符合题意的是反应A。
12.(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g)和3体积Y2(g)化合生成2体积Z(g),则Z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8.6 g,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 L。已知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由此可推断A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可能是__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质量为36 g,体积为22.4 L,则CO所占的体积是____________ L,质量是________ g。
答案 (1)XY3 (2)N2(或CO或C2H4) H2
(3)11.2 14
解析 (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写出化学方程式:X2+3Y2===2Z,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Z的化学式应为XY3。
(2)由题意可得:n(A)+n(B)=8.96 L22.4 L•mol-1=0.4 mol,则3n(B)+n(B)=0.4 mol,即n(B)=0.1 mol,n(A)=0.3 mol。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r,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Mr。
0.3×14Mr+0.1×Mr=8.6,解得Mr=2,则A、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2,A可能为N2、C2H4或CO,B可能是H2。
(3)由题意列方程组得
n(CO)+n(CO2)=22.4 L22.4 L•mol-128 g•mol-1×n(CO)+44 g•mol-1×n(CO2)=36 g
解得:n(CO)=0.5 mol,n(CO2)=0.5 mol
故V(CO)=11.2 L,m(CO)=14 g。
13.(Ⅰ)在室温下,向某一容积固定的真空容器内充入丁烷(气)和氧气,使容器内混合气的总压强达到p1,点火燃烧,氧气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后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为p2。
(1)若丁烷燃烧的生成物只有H2O(液)和CO2,则p2/p1=__________。
(2)若p2p1=0.64,则反应前混合气中丁烷的物质的量分数=__________。
(Ⅱ)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在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m L•mol-1,O2和N2的混合气体a g含有b个分子,则c g该混合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所占的体积应是________L。
答案 (Ⅰ)(1)815 (2)16% (Ⅱ)bcVmaNA
解析 (Ⅰ)2C4H10+13O2点燃,8CO2+10H2O
(1)由于室温下水为液体,所以p2p1=82+13=815。
(2)由于p2p1=0.64>815,所以丁烷过量,产物为CO、CO2和H2O(l),根据碳元素守恒,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4倍的C4H10的物质的量,设C4H10、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则4aa+b=0.64,ab=421,所以丁烷的物质的量分数为421+4×100%=16%。
(Ⅱ)设该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则:
aM•NA=b,则M=aNAb(g•mol-1),所以c g该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所占的体积应是cM•Vm=caNAb•Vm=bcVmaNA。
14.某学生利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室温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实验装置如下。
部分实验步骤:①装好实验装置;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适量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高锰酸钾粉末的质量为a g;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⑤停止加热;⑥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 g;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的第②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时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气管高度,使其液面高度与水准管液面高度相平;②使装置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
(3)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 L,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则室温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含a、b、c)。
(4)分析下列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假定其他操作均正确),并在横线上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高锰酸钾未完全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前未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未恢复至室温就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②①③
(3)32ca-b L•mol-1 (4)①无影响 ②无影响 ③偏大
解析 (3)设室温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由反应2KMnO4=====△K2MnO4+MnO2+O2↑可知,生成的O2的质量为(a-b) g,则(a-b)g32 g•mol-1=c LVm,故Vm=32ca-b L•mol-1。
(4)①因为计算式中运用的是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因此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分解对实验结果无影响;③未恢复至室温,则气体体积偏大,即c偏大,故Vm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