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业如何评价的思考

画:《红色葡萄园》,1890年,比利时画家安娜博赫以400法郎的价格买下了这幅画,现在存于莫斯科。他的作品从不被人们所接受,更没有艺术院校的教授赏识他的艺术作品。然而今天~~~~?艺术价值的一高一低说明了什么呢?“审美”的经验不能在时间中持久存在!他的作品优劣不取决于当时的艺术评价标准。
艺术是无需概念来分析,艺术的创作无规律可寻,如同莎士比亚为何要把“敲门声”作为描写邓肯被杀的开始序曲,以及贝多芬为何要放上一个“休止符”在《第四奏鸣曲》最后乐句中?“所有艺术家都在他自己开始的地方开始,而科学却是在前辈停止的地方开始。”当然学习艺术还得要继承优秀的基础的传统。艺术的评价问题是个至今未解决的问题。因为康德说:“一种审美判断的客观普遍有效性只是一种主观的有效性而已。”艾伯特.霍夫施塔特说过,即使把各个时代最伟大的批评家集合在一起,他们在审美判断上的标准也未必能达到一致。何况是我们呢?但是对于儿童式的“表现主义”的作品我们到底如何评价,天真纯洁的儿童,同艺术一样爱讲“真话、心里话”,对他们的“游戏式”的作品如果只是加以“优劣式”的评价,那是不负责任的,抹杀他们的天性的。老师过分的赞许某个表现手段、某种表现技巧,就会造成大部分同学从而放弃个性的绘画语言,导致作品的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创新仍是目前教育的最大不足。既然不需要以优劣来评价学生的作品,那么如何来衡量学生的美术成长呢?
问题二:到底什么是可以进行评价的?
1、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艺术技巧。
所有的艺术家对于他们选择的材料、工具的使用都是展现出非凡的技能,以至于让我们视为“神”,妙笔生花。当然有水平的差距,但不容忽视他们在这些技巧上的锻炼。所以,对于我们的学生应当培养他们对于各种绘画材料的熟悉及各种工具使用的技巧。可以经常性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画家作品或是优秀的学生作品中显示出来的驾御材料工具的技能。我们的评价方式也许就有了方向和标准:你对某材料的掌握很好!或反之鼓励其加油、用心体会!你控制色彩的本领最强了!反之鼓励其加强注意处理、检视色彩的细节等等。当然这样的评价可以建立在分析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的前提上,平时的作业多加强口头评价、建议为宜,否则是不切合实际的。教师课堂巡视中检验学生能否把自己心里的想法通过笔头物象或情感的描绘表现出来,这是美术技能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
2、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这些方面的能力体现并加以合理化的评估。这些能力的评价和发展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问题三:到底美术教学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会感受艺术是素质教育的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