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放 6 岁就去了美国读书,读完大学后加入微软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而后又参与了大数据公司Palantir的早期创业。三年后他离开硅谷,回国创业。而课程格子则是其回国创业后的第三个产品,也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产品,课程格子从课程表这个小需求出发集合社交元素将大学生的日常活动串联起来,已经成为了国内目前最流行的课程表应用。
上周末,在这个大学校园已经逐渐进入紧张复习阶段的冬日下午,TECh2IPO 有幸采访到了李天放让他来讲一讲是怎样将一张小小的课程表做成了千万级的大格局。
「你认为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自从上周国内科技媒体圈和创业者圈因一个煎饼而引发论战之后,这个问题就变得有点尖锐了。
课程格子应用的上架属性是工具、校园、社交,但是实际上李天放并不会给自己的团队贴上这样的标签――像国内的一些创业团队那样从头至尾的高呼「我们要做XX领域的百度」或「我要做XX领域的58同城」――如果一定要贴标签的话,李天放希望给自己的团队贴上 Geek、Hacker、Scientist 这样的标签。
这样贴标签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为团队找到更合适的新鲜血液,而不是为了限定自己的产品方向。
事实上,课程格子的开发过程并不像一些创业团队那样是一个从上而下(从创业者角度)的诞生过程。课程格子本身就是一个「被用户牵着走」所产生的项目。
李天放的团队之前的一个产品是计划 FM,这是一个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分享活动与计划的应用。在运营了一段时间之后,团队发现这个产品上的优秀活动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互联网另外一个是高校。后来,计划 FM 就响应用户需求做了一个校园版计划 FM,增加了课程表的功能,很快这个校园版的用户量超过了正常版,李天放就知道他们的团队需要转换方向了。
回到互联网思维的话题,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快速迭代,持续改进,与用户交互的开发。
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 Idea 也和很多其他创业者一样,我们没有明确的思路所以只能用已有的元素拼凑,比如拿一个移动,再拿一个社交,再借鉴一下豆瓣同城,就拼凑了这样一个产品。但是这种产品是不靠谱 的……这种模式拼凑出来的产品听上去很美好,看起来也很美好,但是一般做出来的结果就是没人用。
在课程格子的开发过程中,团队放弃了给自己贴标签、定位、选战略,就从简单的一个需求出发先把产品做出来,然后去和用户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