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孕期要避服耳毒性药物

  国际聋人节,有报道显示,新生儿听力损伤总发病率为9.52%。。专家介绍,排除先天性遗传因素,在导致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原因中,母亲怀孕期间受到感染或生产过程中遇到损害占不小比例。

  专家提醒,要想让孩子拥有正常的听力,一方面应加强孕妇孕期、围产期保健,避免感染;另一方面则应警惕孩子“贵人语迟”现象。“两岁不会说话认为孩子是‘富贵相’,五岁还不会说话则以为其患上自闭症,这些都是家长常见误区。”而学龄前正是听力恢复、语言发育最佳时期,错过此阶段听力则再难逆转。

  医学指导:武警广东总队

  医院耳鼻喉中心王希军

  教授

  孩子耳聋信号:

  眼睛紧盯说话人的嘴

  孩子年龄小、不会表述,对于其听力障碍的早期症状,家人往往难以发现,但如果听力真的出现问题,绝大部分孩子会反馈一些特殊的耳聋信号给外界,家长或老师密切留意仍可察觉到。早期听力障碍的信号表现主要如下:

  反复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周围儿童都已听明白,但其永远慢一拍;

  双眼紧盯说话人的嘴。一般而言,人们在对话时会更多注意对方的眼睛以方便情感交流,但有听力障碍的儿童下意识借助“读唇语”来辅助理解;

  发音错误远超同龄人,讲话始终吐词不清,不少父母误以为孩子“撒娇”,不肯好好说话,其实可能是感觉神经性耳聋的一种外在反馈表现;

  看电视时,总将音量调得很大,正常音量情况下周围人都能听清但其依然嫌声音不够大。

  母亲孕期流感 生下耳聋宝宝

  4岁的小磊(化名)家住东莞,他出生后不久就被发现双耳失聪,父母为弥补这个遗憾,今年又生下了女儿小冰(化名)。谁料在新生儿筛查中发现,小冰也有严重的听力障碍。对此,小磊、小冰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父母双方都没有耳聋的家族遗传史、产前检查也一切正常,为什么会连生两个聋儿?

  王希军教授在详细了解孩子们的母亲怀孕期间身体情况后,指出了哥哥小磊患先天性耳聋的最大可能的“元凶”是流感病毒。原来,小磊妈妈在头一次怀孕早期,就因身体抵抗力差,患上了流感,虽没有服用任何药物,但流感病毒还是可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妨碍其内耳器官的正常发育;而在生女儿小冰时,母亲的羊水中度混浊,导致胎儿缺氧,从而很可能损害胎儿的耳蜗,导致耳聋。

  “像小磊兄妹这样,因为母亲在怀孕期间受到感染或生产过程中遇损害而导致孩子先天性耳聋的情况,临床为数不少。”王希军教授说。

  听力障碍常被误当自闭症

  农村女孩小娟今年已经快五岁了,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娟和爷爷一起生活。当她两岁时,其他同龄孩子都已学会简单发音,而她还只会哭和叫。老人以为这是“贵人之相”,可小娟一天天长大,发声情况依然没有任何改善。小娟也似乎越来越不爱与家人交流,成天对着电视发呆,不参与其他小朋友的玩耍。家人都以为她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性格孤僻患上了自闭症。后经心理辅导无效,辗转到耳鼻喉中心就诊,经过纯听力检测发现,小娟被诊断患有严重的听力障碍。

  “小娟不是个案,我们在临床发现,很多听力有缺陷的孩子在早期都被误认为是性格问题,甚至被当作自闭症进行治疗。这样既错过了黄金诊治时间,也可能让孩子背上更沉重的心理包袱。”王希军教授说。

  他认为,家长的错误认识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因。“因为自闭症确实与听力障碍在表现上有很多共通之处。”他说,例如患儿都表现出孤独离群,不爱与人交流;有突出的言语障碍;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大多智力发育迟缓或者不均衡。

  王希军介绍,耳聋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好。“人在学龄前处于言语形成的黄金时期,若耳聋时间过长,听中枢长期得不到声音信号的刺激,功能就会退化。这种退化是不可逆的,它会引起语言中枢退化,导致语言障碍。”

  孕期要避服耳毒性药物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耳鼻喉中心王希军教授指出,母亲感染病毒导致胎儿先天性耳聋在新生儿耳聋中占据了很大比例。“怀孕前三个月是胎儿器官形成最为关键的时候,也是听觉螺旋器发育的关键期。这期间,孕妇感染了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等,都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如果母亲在孕早期服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妨碍内耳感觉上皮正常发育,也可能导致先天性耳聋,而且很可能是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此外,怀孕期的各种中毒性疾病、糖尿病、肾炎等,腹部X线照射、长时间的深度麻醉和各种毒性物质均可影响胎儿内耳听神经的发育,从而引起先天性耳聋。

  专家建议,孕妇一定要加强孕期和围产期保健,避免病毒感染,防止各种有毒物质的侵害,而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均衡等都有利于预防产期损伤造成的先天性耳聋的发生。

  王希军教授还指出,产前诊断范围不应局限于染色体疾病诊断,有家族耳聋史夫妇的胎儿都应做耳聋基因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