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两岁莫驱虫(一)


毛毛快两岁了,头大身子小,面黄肌瘦,不仅仅不大吃饭,而且即使吃一点也是挑三拣四地尝尝新,为了让孩子能吃饭,几乎什么招都使过了,但均无效。有一天,妈妈领着毛毛在楼下花园里玩。一位老奶奶看到毛毛这么瘦,就对毛毛妈妈说,“你家毛毛怎么这么瘦?”“我们搞不清,其实我们家吃得很好,只是毛毛对吃总不感兴趣。”“毛毛,可怜的孩子,让奶奶看看。”别看毛毛长得瘦弱,可他非常好动,一会儿都停不下。妈妈好不容易把他抓住让奶奶瞧一瞧。老奶奶说,“孩子脸上黄黄的,还有不少白斑,孩子可能是蛔虫引起食欲不振。最好是先给孩子吃点驱蛔虫的药。虫一除,孩子自然就会吃饭了。”毛毛的妈妈立即找儿科大夫,请医生为毛毛开点驱蛔虫的药。大夫说,两岁以下的幼小孩子要慎重驱虫。过去由于生活条件差,一般家庭孩子多,父母照应不过来,幼小的孩子与地面脏物接触机会多,所以容易感染寄生虫病。但现在完全不一样,每家一个宝宝,看护的人也多,生活条件比较好,几乎不碰什么脏物,也就很难接触寄生虫卵,感染寄生虫病的机率很小。大多数驱虫药用后,需经肝脏分解代谢或经肾脏排泄。2岁以内宝宝的肝、肾等器官发育尚不完善,有的药物会伤害娇嫩的肝、肾脏,因此驱虫药多标明婴儿禁用或慎服字样。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2岁左右的宝宝接触虫卵的机会要少于大龄儿童,他们接触的东西一般局限于家中的物品和玩具。这些东西比较清洁,虫卵相对少或没有。吃蔬菜的种类与量也少得多,进入体内的虫卵也相应减少。而且虫卵在体内到长大成虫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待从口入的虫卵长到成虫,孩子也超过了2岁。因此,2岁以下小儿一般不需服用驱虫药。★即使孩子驱虫后,虫斑依然存在,所以不能完全以虫斑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寄生虫。发现虫斑,不一定是有寄生虫,应该先检查。有时孩子脸上的虫斑实际上是玫瑰糠疹,中医称为桃花癣,这就是皮肤病,要找皮肤科大夫给孩子治疗。

★孩子不爱吃饭的因素很多,尤其与孩子的消化功能有关。孩子的脾胃不太好,缺铁锌等微量元素。现在检查孩子的头发就很容易知道孩子究竟缺少什么微量元素。

★孩子不吃饭要找到病根,而不必乱着急,盲目投医问药。有些孩子是由于胃口没有扩大,即在婴儿期喂奶时,没有撑开胃。这就要给孩子吃点开胃的药。按照中医进行进补,“脾虚肝亢,扶土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