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伤害―父母应重视

  前些时候,某校一名13岁女生生下一个足月胎儿的消息,引起众人的关注。按照传统观点,必定是该女孩“道德品质败坏”;但如果父母、老师及孩子的身边人多给予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知识;如果在出事后,成年人能像知心朋友那样为孩子提供帮助,事情也不至于到无法补救的地步。看来,“自我保护”的定义需要延伸,它不仅是“流星雨夜不被坏人骗走”,它还应该包括更多……

  假如你是一个女孩的父母,当你看着宝贝女儿从襁褓里慢慢地舒展开来,慢慢地像花朵一样绽放,你一定充满欣慰。但同时,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你的内心又一点都不觉轻松。任何具备一定知识水准的父母,本意都不想娇惯孩子,但是又必须紧紧看护好孩子,以防她在去幼儿园的路上被车撞倒,在放学的路上被坏人劫持在游泳的时候被水淹着……

  这种情景正如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闪淳昌局长在“中国儿童安康计划工作委员会”成立时的讲话所概括:由于经济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实施,现代家庭对于儿童意外伤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非常脆弱。一个孩子的意外,不仅影响其父母、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三个家庭,而且影响周围众多的亲友。

  就在人们普遍关注对儿童生命保护的“意外伤害”时,另一种“伤害”――性的伤害,也无情地袭击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儿童(特别是女童)。谁来保护我们的孩子不受侵害?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24小时“人盯人”式防守?这些都不是可行的方案。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当然首先,你必须告诉她们:她们应该保护自己什么,怎样保护。这就涉及到几乎所有家长避之不及的一个内容:性。

  “让我怎么跟孩子说?”

  “我的孩子傻乎乎的,什么也不懂,没有必要告诉她。”

  “这种事儿,不说还好,一说反倒提醒她了,让她安心学习比什么不强?!”

  父母在以上述理由推诿的时候,实际是在推卸一种责任,一种帮助孩子免受意外伤害的责任;同时也在推卸另一种责任,那就是学习如何给孩子传授性知识的教育责任。这种避重就轻的心态,也许就把孩子推向了意外伤害。所有女儿的母亲,你不该再沉默!

  丁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