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旌旗,清霜剑戟,塞角声唤严更。论兵慷慨,齿颊带风生。坐拥貔貅十万,衔枚勇、云槊交横。笑谈顷,匈奴授首,千里静欃枪。
荆襄,人按堵,提壶劝酒,布谷催耕。芝夫荛子,歌舞威名。好是轻裘缓带,驱营阵、绝漠横行。功谁纪,风神宛转,麟阁画丹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落日时分军旗摇曳,刀剑闪着清霜般的寒气,塞角声唤着督夜鼓。岳将军论兵慷慨激昂,伶俐的口才带起风来。坐拥十万将士,士兵敢勇,长矛交错。谈笑之间,金人投降,千里消去战争。
荆襄地区,人民安居,提壶鸟劝人饮酒,布谷鸟劝人耕地。采芝打柴的人,为岳军歌舞颂威名。正是轻暖的皮裘衣带颇具风度,驱驰营阵,在大漠奔行。功名谁来纪,风采神情随意变,麟阁之中画上丹青。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锁阳台”,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剑戟:古代刀剑,钩戟之类的武器。
塞角:边塞的号角声。严更:督行夜之鼓。
“齿颊”句:喻谈锋犀利,见解过人。此句化用苏轼《浣溪沙》“论兵齿颊带风霜”句。
貔貅(píxiū):古籍所载的猛兽名,用以喻勇猛的军士。
街枚:此指士兵。枚:形如著,两端有带,可系颈上。古代行军时,常令士兵街于口,以防喧哗。
云槊:长矛,古代的一种兵器。
笑谈顷:谈笑之间。
匈奴:代指金军兵将。授首:被杀,或指投降。
欃(chán)枪:彗星。古人以为现于天则有兵灾。
荆襄:今湖北一带,当时岳飞统兵活动于此。
按堵:同“安诸”,指安居、安定。
提壶:鸟名,即提壶芦,身有麻斑,如鹤而小,嘴弯,声清重,初稍缓,已乃大激烈。
布谷:鸟名,于播种时鸣叫,故名。
芝夫荛(ráo)子:采芝、打柴的人。芜(wú)柴草。
轻裘缓带:轻暖的皮裘,宽松的衣带,形容风度之幽闲从容。
绝漠:越过沙漠。横行:纵横驰骋。
麟阁:阁名,汉宣帝曾画功臣像于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落日时分军旗摇曳,刀剑闪着清霜般的寒气,塞角声唤着督夜鼓。岳将军论兵慷慨激昂,伶俐的口才带起风来。坐拥十万将士,士兵敢勇,长矛交错。谈笑之间,金人投降,千里消去战争。
荆襄地区,人民安居,提壶鸟劝人饮酒,布谷鸟劝人耕地。采芝打柴的人,为岳军歌舞颂威名。正是轻暖的皮裘衣带颇具风度,驱驰营阵,在大漠奔行。功名谁来纪,风采神情随意变,麟阁之中画上丹青。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锁阳台”,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剑戟:古代刀剑,钩戟之类的武器。
塞角:边塞的号角声。严更:督行夜之鼓。
“齿颊”句:喻谈锋犀利,见解过人。此句化用苏轼《浣溪沙》“论兵齿颊带风霜”句。
貔貅(píxiū):古籍所载的猛兽名,用以喻勇猛的军士。
街枚:此指士兵。枚:形如著,两端有带,可系颈上。古代行军时,常令士兵街于口,以防喧哗。
云槊:长矛,古代的一种兵器。
笑谈顷:谈笑之间。
匈奴:代指金军兵将。授首:被杀,或指投降。
欃(chán)枪:彗星。古人以为现于天则有兵灾。
荆襄:今湖北一带,当时岳飞统兵活动于此。
按堵:同“安诸”,指安居、安定。
提壶:鸟名,即提壶芦,身有麻斑,如鹤而小,嘴弯,声清重,初稍缓,已乃大激烈。
布谷:鸟名,于播种时鸣叫,故名。
芝夫荛(ráo)子:采芝、打柴的人。芜(wú)柴草。
轻裘缓带:轻暖的皮裘,宽松的衣带,形容风度之幽闲从容。
绝漠:越过沙漠。横行:纵横驰骋。
麟阁:阁名,汉宣帝曾画功臣像于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落日时分军旗摇曳,刀剑闪着清霜般的寒气,塞角声唤着督夜鼓。岳将军论兵慷慨激昂,伶俐的口才带起风来。坐拥十万将士,士兵敢勇,长矛交错。谈笑之间,金人投降,千里消去战争。
荆襄地区,人民安居,提壶鸟劝人饮酒,布谷鸟劝人耕地。采芝打柴的人,为岳军歌舞颂威名。正是轻暖的皮裘衣带颇具风度,驱驰营阵,在大漠奔行。功名谁来纪,风采神情随意变,麟阁之中画上丹青。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锁阳台”,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剑戟:古代刀剑,钩戟之类的武器。
塞角:边塞的号角声。严更:督行夜之鼓。
“齿颊”句:喻谈锋犀利,见解过人。此句化用苏轼《浣溪沙》“论兵齿颊带风霜”句。
貔貅(píxiū):古籍所载的猛兽名,用以喻勇猛的军士。
街枚:此指士兵。枚:形如著,两端有带,可系颈上。古代行军时,常令士兵街于口,以防喧哗。
云槊:长矛,古代的一种兵器。
笑谈顷:谈笑之间。
匈奴:代指金军兵将。授首:被杀,或指投降。
欃(chán)枪:彗星。古人以为现于天则有兵灾。
荆襄:今湖北一带,当时岳飞统兵活动于此。
按堵:同“安诸”,指安居、安定。
提壶:鸟名,即提壶芦,身有麻斑,如鹤而小,嘴弯,声清重,初稍缓,已乃大激烈。
布谷:鸟名,于播种时鸣叫,故名。
芝夫荛(ráo)子:采芝、打柴的人。芜(wú)柴草。
轻裘缓带:轻暖的皮裘,宽松的衣带,形容风度之幽闲从容。
绝漠:越过沙漠。横行:纵横驰骋。
麟阁:阁名,汉宣帝曾画功臣像于此。
南宋诗人、词人。字公序,上元(今江苏南京)人。与邵亢同族(《金陵诗徵》卷五)。徽宗宣和初随父宦寓宣州,四年(一一二二)返乡,李弥逊有文送行(《筠溪集》卷二二《送邵公缉还乡序》)。高宗绍兴中在鄂州,曾献词岳飞,献书朝廷。有《荆溪集》八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事见《金佗续编》卷二八。 ► 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