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是人类物质生活中的一大要素,又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服饰除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之外,还代表着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文化。
上海近代生活服饰,由于特定的时代及地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上海海派服饰的由来
开埠百余年,上海由一个海隅城镇发展成繁华开放的国际大都市。其间,有腥风血雨的民族抗争,也有润物无声的文明进化。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和社会环境,上海吸引了国内外各方人士,形成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而服饰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上海服饰风格的形成大约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即上海开埠之初。其后,经过几番演进,终为国人所瞩目,并赢得"海派服饰"的美称。
清代中期,中国南方的消费中心在苏州、杭州及广州等处,上海尚未脱颖而出。自1860年清政府在上海派驻"南洋通商大臣"起,上海很快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商业中心。其后,随着西方文化和外国资本的蜂拥而入,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形成壮大和市政交通的迅速发展,上海成了百年间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及全国经济、贸易、金融中心。至同治光绪年间,上海服饰已形成奢华、繁杂、精致的特点,并成为国内公认的流行服饰的中心,其声势远远领先于全国各地并左右中国服饰时尚的变化。
衣装时髦是晚清上海服饰时尚的主要特征。近代上海,五方杂居,华洋并处。上海人虽受礼教传统的束缚,却比内地更多地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日趋开放的商业社会习俗使他们在服饰上首先放弃简朴同一而崇尚奢华时髦。近代上海人是以时髦为美的消费者,而商人们也以制造时髦为经营要旨,不断鼓动人们投入到流行时尚中。
衣着时髦成了当时上海人追求体面消费的风范之一并不断攀比竞赛,这不但推动了上海时髦服饰的新陈代谢,也促使西方服饰体系渐为世人接受,从而在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西装革履、中装绣鞋并存的奇妙旖旎的服饰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重商的晚清上海社会,象征封建传统的服饰制度正在瓦解,时髦的领袖不一定是绅宦名门,也可以是商人、学生、买办、通事。他们较早受到西方文明的熏陶,对中国既有的服装消费模式冲击最大。在他们的带动下,时髦之风在上海猛烈地旋转起来,正如当时海上文化人所说,"上海风气,时时变更,三数年间,往往有如隔代"。
“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到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这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于世的歌谣,但已形象地反映出上海在当时的服装界占有多么显要的领先地位。当时的上海无疑是“时髦”的代名词,上海时髦服饰时尚自然也成为全国模仿因袭的样板。
二、与巴黎同步的流行风
所谓“时装”,即时髦的服装,它不仅合乎时代,而且合乎时节,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和发展,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时装的流行和传播,处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之外,和近代上海的风尚习俗及文化生活也有密切的关系。这一时期国内外通商交流的机会越来频繁,欧洲进口的布匹、羽纱、呢绒、蕾丝等纺织品大量涌入,使得人们选择的范围广了、着装的观念也改变了。加上当时上海的不少报刊杂志,都辟有专栏,及时传播服饰信息;各大百货公司、服装公司及纺织公司,不断举办服装展演;电影业的繁荣,更为服饰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时装界与文化界联袂合作,相得益彰,致使上海成为全国时装中心,有"东方巴黎"之美誉。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是海派服饰的一个辉煌时期。当时欧美的追最新款式仅隔三、四个月就流行到上海,加之上海人的巧手改良,上海时兴服装形成了既与巴黎同步又有独到风格的海派服饰流行时尚。全国各地都以上海为样板,竞相模仿。
民国初年的男子服饰,主要采用马褂、长衫。用作礼服的马褂、长衫,在款式、质料、色彩及具体尺寸上都有一定的格式。用作便服的马褂、长衫,颜色则可不拘。在初春或深秋之季,人们常在长衫之外,加着一件无袖马甲,以代马褂。
随着西风东渐,上海男子,特别是洋行的职员率先穿着西装,但并不排斥传统的服饰,长衫、马褂和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与此同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则穿一种简便的西服,被称为“学生装”。穿着这种服装,能给人以庄重、儒雅之感。孙中山先生当年颇喜欢穿这种服装,并对此稍作改制,后流传开来,被尊称为"中山装"。
妇女服装,在清朝末年,仍保持着上衣下裙之制。以至民国初年,留日学生日益增多,受日本女装影响,上海的青年妇女多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下穿黑色长裙,裙上不施绣纹,衣衫也比较朴素,簪钗、手镯、戒指等首饰一概弃之,时称“文明新装”。进入二十年代,上海妇女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服饰日趋华丽,长期以来,中国妇女的服装,在裁制时多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呈平直状态,没有明显的曲折变化。二十年代以后,中国妇女有了“曲线美”的意识,一改传统习惯开始将衣服裁制得称身适体,这种服装不仅装有垫肩、硬领,而且大了胸裥。
女性时装越来越趋于刻意展示女性玲珑有致的曲线和美妙的身材,当时的时髦女装主要有三类:旗袍,以西式外套为主的时装,西式裙装。二十年代中晚期,使用西式服饰的时髦女子越来越多,西式连衣裙成为一些时髦女性的夏季时装。西式晨服、跳舞服也常有所见。上衣下裙的传统服饰趋少。与此同时,旗袍开始流行,廓形较平直,装饰风格趋于华美精细。
让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实际上是三十年代的旗袍,旗袍比较适合中国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尤其很受上海女性的欢迎。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了30年代旗袍的主流了。
三、海派服饰:时髦的样板
1949年,解放的炮声打破了上海畸形的繁荣,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上海人谱写了理想主义的海派服饰新曲。
五十年代,上海的服饰多少还带有缤纷多彩的格调,但时髦的主导已转向平民。民主、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等时代精神在服装上的反映,是简朴和实用式的时髦。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上海是全国的纺织基地也是服饰中心,上海的服装代表了中国的最高水平。
上海的纺织印染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最成功的行业之一,这为上海服装领全国之先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上海的纺织印染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实力最强、技术力量和生产设备最先进、产品质量最好、花式品种最多,并开发出很多新面料、新花型,为全国服装业提供了最好最全的面料。
上海服装业的组织化改变了1949年以前服装生产零碎混乱的现象。如果说,解放前上海量生产的成衣质量、时髦程度、成衣数量等都不那么出色的话,那么,五十年代后的上海成衣则完全堪称时髦的主体。1949年以前,上海的服装业多为前店后坊,大都停留在小规模作坊的水平。五十年代后,经合并及引进设备、开设新厂,上海服装业进入了大机器生产的规模经济时期。这不但为当时的社会提供了大批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服装,也为今天上海服装业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服装商业与服装工业的分家,切合了当时的经济形势,它使得上海服装的销售和生产进一步专业化。上海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和工业城市,依托最发达的商业和最雄厚的工业实力,上海的服装依然是上海人的骄傲。
50至60年代,上海的服饰是简洁、朴素、平实的。男装以中山装、列宁装、学生装为主。女装以袄裙居多。衣式悉用对襟、窄袖;服装色彩以蓝灰色为尚。60年代中期,草绿色军服在民间大为流行,不分男女都喜欢穿军服。七十年代流行的三粒钮式西装领便服和百褶裙,运动式短发、西便装、长裤、丁字襻平跟皮鞋是七十年代中期上海女性的时髦形象。80年代后,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穿着打扮日益讲究,西式服装再度流行。服装朝个性化、时装化发展,并逐渐与国际都市相接轨。
上海人仍保持着一贯的衣饰传统,保持着精致、优雅、时髦、灵巧、讲究做工质量的海派服饰特征,注重服装的细节及服饰搭配。大至毛衣的编织、领型腰身的改良、领口部位内外衣饰的组合等,小到衣装整洁程度、裤缝处理、旧衣改新等,上海人无不细心装扮。这使得上海服饰的一衣一衫都成为全国时髦的样板,上海服装成了时髦漂亮、质优样新的代名词。
四、旗袍:海派时尚的典型
近代上海妇女服饰的最大特点是普遍穿着旗袍。旗袍最早是满族旗人妇女所穿的长袍,其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所用材料以丝绸为主,袍上绣满花纹,三百年来没有改变。二十年代前期,穿旗袍的上海女性很少。从二十年代起,旗袍开始在上海妇女中普及,并逐渐传到各地。但旗袍在款式上还没有从清末旗装中脱胎出来,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影响,旗袍的式样明显变化,如缩短长度、收紧腰身等等。上海旗袍的变化则集中反映了海派时尚的演进。
发展到三十年代,旗袍款式在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取西服特点,使之成为一种中西合璧的服装,且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主宰其变化者即上海的服装界。旗袍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之日,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转而又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无法再低之时,索性穿起无领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而流行长袖,长过手腕;时而又流行短袖,短至露肘甚至无袖。至于旗袍的长度,更有许多变化,曾经流行长式,走起路来衣边扫地;后来又改为短式,短至膝盖,甚至将大腿露出。旗袍的造型结构受西方服饰影响越来越大,并越来越讲究装饰。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三十年代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说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典型代表。被称作Chinesedress的旗袍,和加入西式风格的海派旗袍,很快地从上海风靡全国各地。
三十年代的上海上流社会名门闺秀追赶时髦、享受奢华的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她们崇尚西化的生活:游泳、骑马、跳舞、打高尔夫球,这也就要求服装更美观、合身。加上三十年代欧美流行收腰就更体现出女性美,这就注定旗袍会变得更修长而紧身,并有高叉,从而符合30年代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理想形象。
三十年代旗袍的款式有两个特点:“中西合璧,变化多端”。当时爱美女性旗袍穿着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局部西化,也有在旗袍外搭配西式外套。局部西化是指领和袖采用西式服装做法。如西式翻领、荷叶袖、开叉袖、还有下摆缀荷叶边,或缀不对称蕾丝等夸张的样子,但这仅是一些明星和贵妇的社交礼服,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将旗袍和西式服装搭配起来穿。比如: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绒线衫、背心等,在脖子上系围巾,或戴上珍珠项链显得大方而别致。
四十年代,旗袍的流行趋向于简便。四十年代前期,受抗日战争的影响,旗袍以简单实用为尚,面料也不讲究。四十年代后期,旗袍造型注重强调人体曲线,暴露程度更大,旗袍摆线从小腿上部移至膝盖处,有变短的趋势。
当时修长而收腰的旗袍配上烫发、透明丝袜、高跟皮鞋、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都是最时尚的装扮,女性角色的扮演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后来,还出现一种改良旗袍,就是在剪裁中加入很多西式剪裁方法,从而使旗袍更合体、更实用。旗袍,成为中华民族别具一格的"国服"了。
除了服装之外,近代上海妇女所用的首饰,也很有特色。一些时髦的妇女,颈间多挂有项链,项坠被制作成为心形小匣,内贮玉照;耳际则悬挂着耳环、耳坠。由于在当时不尚穿耳,耳环多采用活动夹之;手指上大多戴有戒指;手腕上套着手镯或手表;胸前则佩有别针。外出是,一般还拎着小巧玲珑的提兜和制作精美的绢伞。
将上海的流行旗袍与西方同期时尚相比,我们能看到很多有趣的现象。旗袍的整体风格变化与西方女装的流行时尚几乎完全吻合,只是依旧保持了中式和传统的外形,这是在西方文明影响下中西服饰合壁的产物。
可以说,如果没有近代上海的开埠,没有西学东渐,就不存在旗袍西化,也就无所谓"海派旗袍"了。